一、创新创业实验班简介

能量的储存、转化和利用技术,以及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技术是世界各国竞相优先发展的核心技术,该领域的创新型人才社会需求旺盛。“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实验班立足学科前沿,面向能源与环境新材料交叉领域,打造合成、表征、测试、商业化组装及应用的“全链条”的创新平台,建设开放式、项目式专创融合课程,通过全流程实训、创新创业辅导、重点项目培育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沟通、表达、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创业能力

“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实验班成立于2019年,连续招生3届,共120人(已结业2届76人),涉及石化学院、土木学院、机电学院、材料学院、外语学院等8个学院的16个专业。实验班设置“能源与环境新材料+电化学储能器件”、“能源与环境新材料+废物资源化利用”、“能源与环境新材料+先进储热材料”、“能源与环境新材料+污染应急处理材料与技术”、“能源与环境新材料+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等五个方向。建设有分散实践场地208m2、固定实践场地98 m2,拥有固定资产146万元,具备能源与环境新材料制备、器件组装和技术集成的基础条件与部分测试设备,以及创新创业日常交流、汇报和项目路演等所需的基础条件。实践平台于2020年通过学校标准化实验室验收。

实验班现有导师26名,其中校内导师16名(5名导师先后被评为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外聘省级创新创业名师、企业技术和管理导师10名,与4家企业达成实践、游学和孵化意向。

二、创新创业实验班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能源与环境材料是21世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高新技术。“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实验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一对一”(一个教师团队指导一个创新团队)的“精英”培养模式,旨在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学习、“项目式的创新创业实际训练,塑造学生勇于拼搏、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提升学生沟通、表达、实践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具有多学科交叉能力的未来创新创业工科人才。

(二)培养要求

通过本实验班的培养,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及能力:

1. 职业素养

(1)具备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合作共赢得团队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3)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 专业能力

(1)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新材料和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2)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能源与环境新材料,以及环境应急处理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保等因素。

(3)具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

3. 社会能力

(1)了解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应用。

(2)能够就能源新材料与环境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和回应指令。

(三)课程体系及学时分配

“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实验班课程体系包括三大模块: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合计25学分。

(1)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共5学分,小班授课,由创新创业学院完成;

(2)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共10学分,由专创融合理论课程(5学分)和专创融合训练课程(5学分)构成,由石油化工学院“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实验班导师团队完成。课程以强化学生在能源新材料与环境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实行小班授课,研讨式教学和“一对一”的实训教学。

(3)创新创业实践课程:10学分,由石油化工学院“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实验班导师团队和签约企业共同完成。课程以项目引领、竞赛驱动在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创新创业实战(作品制作)、企业实习竞赛项目路演等实践活动完成。

“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学分设置如表1所示

(四)培养对象及条件

“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实验班在不改变原有专业班级建制的基础上,通过自愿报名、竞争性选拔、自愿组队的方式吸引专注于融合各学科知识以解决复杂工程、科学问题的创新型人才。选拔对象的基本条件为: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

(2)对创新创业有一定的理解、热情和愿望,主持或参与过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参加过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并获省级以上奖励者和已经在创业(公益创业)的学生优先。

(3)在学习成绩、科技创新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优先。

(4)选拔对象为大二、三年级在校学生。

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创新创业学院进行资格审查、组织专家面试、择优录取组成创新实验班。实验班每年面向全校各专业招生30人,学生入选后自由组队,每团队成员至少涵盖2个以上专业。

表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学分设置表

课程模块

名称

学时

学期

学分

备注

创业教育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

创新思维与设计

20


1

实验班必选

5学分

产品服务系统创新

32


1

商业模式创新

32


1

精益创业课程

32


1

TRIZ-推动创新的技术

32


1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

专创融合

理论课程

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大讲堂

20

3

1

实验班必选

5学分

化学发展史中的创新思维

20

3

1

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案例分享

20

3

1

观世界——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之必备技能

40

4

2

专创融合

训练课程

能源与环境新材料设计

20

4

1

实验班必选

5学分

化学化工商用软件应用与实践

20

4

1

沟通与表达实训(含论文)

20

3

1

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实验技术训练

48

4-5

2

创新创业实课程

专创融合

实践课程

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实战

8

5-6

8

实验班必选

10学分

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生产实践

2

7

2

(五)学习模式及考核评价

实验班以辅修专业的形式、采用“一对一”(一个教师团队指导一个创新团队)的“精英”培养模式,学生接受原所在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的双重管理

实验班设置“新能源材料与环境+电化学储能器件”、“新能源材料与环境+废物资源化利用”、“新能源材料与环境+先进储热材料”、“新能源材料与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环境+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等五个方向。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实行小班授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分方向授课。所有课程针对项目任务及目标,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研讨式学习和导师辅导答疑形式进行。成绩评价侧重于创新创业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的考查。

(六)学习年限与证书

2年期学生成绩综合评定合格后,颁发兰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培训班结业证书。同时,结业成果可以参加综合性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可继续沿创新创业环节进行。

三、创新创业实验班平台建设情况简介

实验班建立于2009年成立的“绿色化学科技创新基地”基础之上。科技创新基地成立之初,利用4年运行经费购置了桌椅、电脑、投影仪等资产。

实验班成立后,学校先后进行了2期建设(一期建设项目合同编号LUTS2019-057二期建设项目LUTX2020-090)

同时,实验班利用“甘肃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项目”资金扩充了部分常用设备(高速离心机、模拟太阳光源、恒流泵)。平台现有现有设备列于表1,固定实践平台全景如图1所示。

表1“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设备表(万元)

序号

品目

主要技术参数

单位

数量

总价

1

激光拉曼光谱

RERS-SR530,普识纳米

1

29

2

红外热成像仪

H30 ,天铂云科

1

7.5

3

低温冷冻反应釜

YSL-2L,予华仪器

1

1.5

4

管式真空气氛炉

OTF-1200X,合肥科晶

1

3.6

5

旋片式真空泵

GM-2,津腾

4

1.1

6

真空干燥箱

DZF-6034,上海一恒

2

1.2

7

恒温磁力搅拌加热套

HWJB-2100E,碳邦仪器

4

0.7

8

液压纽扣电池封装机

MSK-110,合肥科晶

1

0.6

9

扣式电池切片机

MSK-T10,合肥科晶

1

0.5

10

手动压片机

YLJ-24T,合肥科晶

1

0.7

11

纳米激光粒度仪

JL-1198,成都精新

1

13.8

12

总有碳测定仪

TOC-L,岛津

1

17.8

13

超级电容测试系统

CHI660E,辰华仪器

1

6.2

14

热台偏光显微镜

BA310 POL,麦克奥迪

1

8.3

15

模拟太阳光源

PLS-SXE300

1

1.6

16

高速离心机

LC-LX-H185C

1

1.2

17

流泵

XC600

1

0.3

18

投影仪

夏普

1

0.8

19

导热系数仪

TC3200,西安夏溪

1

14

20

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3+

1

36

E:\近期工作\能力训练\IMG_3943.JPGE:\近期工作\能力训练\IMG_3944.JPG

图1 实践平台全景

实践平台预约式、全天候开放。年均服务学生600余人次,10万元以上设备年均使用超过500小时。平台及设备预约使用记录如图2所示。

E:\近期工作\能力训练\IMG_3945.JPGE:\近期工作\能力训练\IMG_3947.JPG

图2 平台设备预约单和使用记录

四、创新创业实验班实施运行情况简介

截至目前,实验班共招生3期,共120人,其中第一期(2019-2020)年度招收60人,第二期(2020-2021)、第三期(2021-2022)各招生30人。目前,第1期、第2期已完成培养,通过团队申请、资料审核、答辩等环节,累计结业76人,14人淘汰退出。

典型的遴选、面试、培养环节照片分别如图3、4所示。

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2020面试.png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实验班分组会.png

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2020双选.JPG

图3 实验班选拔、宣讲和双选

图4 学员管理档案(部分)

实验班授课、项目式辅导与经验交流、项目打磨、企业调研的典型照片如图5-8所示。

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QQ图片20201206182101.jpg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QQ图片20201206182011.jpg

图5 实验班授课照片

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3.jpg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QQ图片20201206182041.jpg

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QQ图片20201206182107.jpg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QQ图片20201206182112.jpg 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IMG_3663(1).JPGF:\日常办公\创新创业学院\实验班1\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创新创业实验班经验交流会.jpg

图6 项目式辅导与经验交流

E:\近期工作\能力训练\QQ图片20210923101532.jpg   E:\近期工作\能力训练\QQ图片20210923101538.jpg

图7 学生在“创吧”打磨项目(测试)

C:\Users\wangyi\AppData\Local\Temp\Rar$DIa7552.48596\QQ图片20210715104739.jpgC:\Users\wangyi\AppData\Local\Temp\Rar$DIa1892.10074\图片2.png

图8 企业调研照片

实验班学员共主持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7项(如表2-表4所示)。其中结题37项,在研10项,涵盖实验班全体学员。

表2 实验班学员主持的大创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年度

主持人

状态

1

煦暖——基于相变材料的控温热敷膜

2022

王清贤/2003190234

在研

2

一鸣惊人——基于氧化石墨烯的新型火灾报警器

2022

郑皓斌/2003160154

在研

3

超级胶黏剂——原位光固化生物质基酚醛树脂

2023

李朝阳/2003190210

在研

4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诱导合成的旋光性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2022

曹坤杰/2003190102

在研

5

影像魅力-基于3D模型的中药渣堆肥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2022

胡悦/2003180140

在研

6

SiC/CF增强7075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调控

2022

宋昊天/1901060239

在研

7

污泥接种比例对籽瓜加工废物的影响

2022

邢智捷/1903180146

在研

8

一种农家污水处理装置

2022

王梓萱/2003180142

在研

9

清固降废锌浮渣高值化利用

2022

张科选/2003160144

在研

10

基于碳气凝胶的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

2022

霍佳鑫/ 2003190139

在研

3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立项项目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负责人

其他成员信息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校级编号

级别

1

净水清源凹凸棒石基金属离子捕捉剂

创业实践项目

崔少乾

朱媛媛/1910380131,郭雅萍/1910370113,张科选/2003160144

王毅

金琰斌

教授

高级工程师

DC2021356

国家级

2

基于5G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的自动无人果蔬售货机

创业训练项目

王冬月

王海保/1603220109,王歆越/1816270261,罗轩/2003180150,白安/2003190118

赵秋萍

张建伟

副教授

工程师

DC2021358

国家级

3

一种含染料废水的处理装置(以暖宝宝废渣为水处理剂)及处理实验

创新训练项目

李明强

杨晓慧/1903180150,李婷婷/1903180148,

燕鹏飞/1903180135,韩高强/2016260109

张婷

副教授

DC2021359

国家级

4

废旧阴极协同赤泥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

创新训练项目

黄玲香

江艳艳/1803160177,刘元俊/1803150123,王菲/1803160170,张小凯/2003160131

李春雷

教授

DC2021360

国家级

5

玄土朱化-基于铝灰的特殊性质制备4A分子筛的资源化利用

创新训练项目

郑婷婷

谢宗耀/1803190126,唐安漾/1903180138,刘文钊/1803180102

张建强

欧玉静

副教授

DC2021368

国家级

6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杨彤

杨丹丹/1903190235,刘苗苗/1803190236,赵越/1916270213,宋爱国/1903180104

陈娜丽

冯辉霞

副教授

教授

DC2021376

国家级

7

清水润田园一种用于农村净水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创新训练项目

王雨石

康至琪/1903180108,邢智捷/1903180146,恩克扎那/1803180133

赵霞

教授

DC2021383

国家级

8

舒服”——基于相变材料的调温材料及服装

创新训练项目

张宇涛

申明磊/1903190119,倪增宇/1801060259,崔少乾/1903190121,朱媛媛/1910380131

王毅

教授

DC2021361

省级

9

脱硫石膏捕集及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制备碳酸钙

创新训练项目

王伊凡

陈龙/1903190224,张深/1903160119,李星星/1803160156,王一博/2003160142

宫源

李春玲

讲师

副教授

DC2021362

省级

10

锂离子电池废旧电解液的处理及再利用

创新训练项目

甄安洁

孔建军1903160138,张宇1803160101,霍佳鑫/2003190139,包鹏强1903160110

赵冬妮

徐惠

讲师

教授

DC2021363

省级

11

钢铁行业冶炼锌的回收和利用

创业训练项目

王蕾蕾

陈瑞/1803160167,张金枝1903150263/,李秀秀/2003160165,张绍鑫/2003160110

张宁霜

康向京

副教授

高级经济师

DC2021364

省级

12

基于高熵合金的基因建设对风力发电机涂层的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柳悦华

徐新建/1903190123,朱俊光/2007580101,魏泽/1903190104

赵丹

副教授

DC2021365

省级

13

光触媒甲醛空气净化器 

创业训练项目

宋育博

金倩/1903160161,陈一萌/1903190232,何凯/2003160141,贾子旸/1802010159,

郑毅

李春玲

讲师

副教授

DC2021366

省级

14

基于微缩海绵城市的新型中水处理装置 

创新训练项目

夏浩天

张若晨/1803150147,宫宏宇/1803160144,明感/1903180139,曹坤杰/2003190102

冯辉霞

教授

DC2021367

省级

15

而有实——OCP的低温优化

创新训练项目

刘新宇

刘新宇/1903190125,朱玲娇/1910370220,王同义/2007580104,陈蓉/1903190135

赵丹

副教授

DC2021369

省级

16

磁性聚苯胺/海泡石污水处理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李海霞

赵婷/1903190240,徐嘉成/1903190204,宁天闯/1903190228,张崇政/1803190118

陈娜丽

副教授

DC2021370

省级

17

基于聚氨酯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的一种新型耳塞

创新训练项目

张莹莹

南皓/1903190112,张霞/1803190234,马晓伟/1903190114,谢亚敏1803150168,

谭林

副教授

DC2021371

省级

18

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创新训练项目

王颖

刘若楠/1803180138,于文婕/1903180161,王明星/1803180116,白瑛/1803180140

张婷

副教授

DC2021372

省级

19

超轻生物质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龙永

卯嘉龙/1803160111,刘炜/1803160113,张瀚薇/1803160159,王吉霞/1903160183

朱照琪

李吉焱

副教授

副教授

DC2021377

省级

20

 变废为宝--利用微硅粉和铝灰制备4A分子筛

创新训练项目

耿盈

王卓雅/1903160159,席聪霞/1903160175,张金霞/1903160182,张颖/1807580140

欧玉静

宫源

副教授

讲师

DC2021357

校级

21

智能植保无人机

创业训练项目

刘蓉

周强/1804120245,张昊/1809510139,陈惠琦/1910380135,吴世福/1616520113

冯辉霞

苏敏

教授

讲师

DC2021373

校级

22

离子液体辅助纤维素制备有序孔道气凝胶

创新训练项目

苏高雄

宋育博/1903160172,贺博媚/2003160170,查焰青/1903150143,曾佳/1906300370

李吉焱

副教授

DC2021384

校级

4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项目立项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负责人

其他成员信息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校级编号

级别

1

3D打印高比能微型锂离子电池

创新训练项目

鲁莹

包鹏强/1903160110,陶攀/1901100132,刘白霖/1802010557,李金莲/1703160148

崔孝玲

高级工程师

DC2020146

国家级

2

废阴极氟化盐的回收

创业训练项目

王冬月

陈萧凤/1810630124,席聪霞/1903160175,张立明/1703160117,曹番/1703160164

李春雷,王理

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

DC2020147

国家级

3

炭渣炭回收及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谢桂辉

宫宏宇/1803160144,王海燕/1703160157,张锦清/1703160127,赵敏/1703150170

李世友

教授

DC2020150

国家级

4

电解铝碳渣中冰晶石的提纯

创新训练项目

缪淑琴

姚梦成/1703160144,裴瑞杰/1701050119,葛昱杰/1801850240

赵秋萍

副教授

DC2020151

省级

5

乡村生态微肾”—农村微型湿地系统

创新训练项目

柴婵

王明星/1803180116,陈同/1703180128,刘杰/1803180114,袁艳红/1703180151

赵霞

教授

DC2020152

省级

6

便携式高性能超级电容器设计

创新训练项目

马记

赵学芳/1703190128,胡贝/18219741662

徐惠

教授

DC2020154

省级

7

酸掺杂改性的吡咯-噻吩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夏浩天

夏浩天/1803190116,张霞/1803190234,王伊凡/1903190132,李萍/1903190134

冯辉霞

教授

DC2020155

省级

8

大修渣火法无害化处理工艺开发

创新训练项目

李有婕

宋世宇/1703180119,寇邦泽/1701050229,王卓雅/1903160159,耿盈/1903160167

王毅,张婷

教授,副教授

DC2020159

省级

9

多孔碳在氧化还原电解液中电化学性能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张崇政

陈浩/1803190117,张智博/1703150102,韩海康/1803190122

陈泳

教授

DC2020160

省级

10

“SPSS数学解码”——润滑油粘指剂本构模型的降维分析

创新训练项目

杨皓凌

王晓磊/1803190225,陈鹏宇/1803190223,魏园园/1803190222

赵丹

副教授

DC2020161

省级

11

天然分子筛在太阳能界面蒸发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卯嘉龙

龙永/1803160105,陈玉洁/1803160173,刘炜/1803160113,张岩/1903150129

李吉焱

副教授

DC2020163

省级

12

可重复利用外卖餐盒(餐具)的回收管理与运营

创业训练项目

刘杰

聂辉/1803180109,纪旺/1803180107,田进/1803180105

张婷

副教授

DC2020166

省级

13

高介电低损耗复合材料的研究

创业训练项目

安小霞

张琦/1803160142,李潇潇/1810350131,王嘉伟/1703190109,楼为府/1810370116

谭琳

副教授

DC2020168

省级

14

一种抗生素检测及治理的便携式解决方案

创新训练项目

张宇华

王棚/1803190220,罗振华/1806550119,吴雪/1710370248,吴梦琦 /1809540157

王坤杰

教授

DC2020171

校级

15

基于环氧乙烷灭菌法新型口罩灭菌系统

创新训练项目

金祖茜

张琪琪/1803160149,任帅晨/1804480129

冯辉霞

教授

DC2020172

校级

五、创新创业实验班师资情况简介

截止目前,实验班现有导师26名,其中校内导师16名(5名导师先后被评为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外聘省级创新创业名师、企业技术和管理导师10名。

与4家企业达成实践、游学和孵化意向,四家企业的相关情况及合作进程如下:

(1)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2(0F@4ZC~(HG~NRQG]]XL9H.png

皓天科技成立于2009年,坐落于甘肃省白银市省级专业医药化工园区—白银银西生物医药产业园。皓天科技集研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是甘肃省最大的专业从事化学药中间体、原料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相关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开发企业。下设甘肃皓天化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天立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个全资子公司及甘肃省仿制药工程技术中心和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两个省级技术平台,拥有8800平米的研发中心、8000平米的办公与技术转移中心大楼、占地150亩建筑面积27000平米的生产厂区。研发和技术转移中心搭建有光化学技术平台、酶催化技术平台、臭氧化技术平台、连续流技术平台、超低温技术平台、金属催化技术平台、制备技术平台、精馏分离技术平台以及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平台。

http://www.qiniu.haotianparmatech.com/uploads/20211214/FmtJCwhwIuo8FNQWyTmaQuLpqPD0.jpghttp://www.qiniu.haotianparmatech.com/uploads/20211214/FgzhwnjHL-WZ5aZ-6U0G4ZBw2UP8.jpg

合作领域与方式:产品孵化、测试服务、创新创业指导,适合实验班所有方向学员。学生可进入企业进行游学、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可进行产品工艺优化、放大生产和分析测试(无偿、住宿自理)。

合作进程:目前已有部分学生进行了游学实践,具有强烈签订协议意向,可以签订合同。

(2)

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11年6月成立,是天津利安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596)的全资子公司和主要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占地近400亩,已建成生产装置十余套,可生产三十余种产品。利安隆是国内同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目前拥有主抗氧化剂(Primary Antioxidants)、辅抗氧化剂(Secondary Antioxidants)、紫外吸收剂(UVA)、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ALS)和优配(U-pack)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阳光之下、空气之中”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全领域。

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ZT]4D2FF%~G[HS7()YQC{3S.png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J7]885)4LL[V[TL)S2OC`M1.png

合作领域与方式:企业实践、游学,适合先进功能材料课题方向学员。学生可进入企业进行游学、参观、实践。

合作进程:具有签订协议意向。

(3)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HLU{9FW[ORKR7N%~CGNT_TH.png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的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资源、有色、新能源、循环回收四大业务板块,打造了从钴镍资源开发、冶炼,到锂电正极材料深加工,再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公司钴产能规模全球第一,锂电材料产能规模行业前三,现员工总数16000+余人,市值超1500 亿,位列《财富》中国五百强。

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653)IO[_KTQE[S$]}5ST3E6.png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F%}]P$(5WW8DO${%H$YVH7.png

合作领域与方式:企业实践、游学、产品孵化、参与企业创新项目(需要2-3整块时间),适合电化学储能课题方向学员。游学时段双方商定、产品孵化和参与企业创新项目实践需报公司申请。游学费用公司提供。

合作进程:具有签订协议意向。2022年新增基地。

(4)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6S77E}XTRG{MP8R8F6BKB[1.png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化学测量与应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原广东省化学危害应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广东省社会民生需求,主要开展化学测量、化学危害应急检测技术、方法研究和设备研发,培养化学测量、化学应急检测技术人才,为广东省化学测量、应急检测和化学危害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开展环境污染高灵敏、快速/在线检测技术和污染物精准识别、溯源监测及应急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应急检测技术研发、应急检测应用、应急检测技术和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包括应急监测预警、精准应对与善后管理等)。

合作领域与方式:企业游学、产品测试与孵化,适合环境应急处理材料与检测技术课题方向学员。学生可进入企业进行游学、参观、无偿使用实验室设备和仪器进行测试,为1个月以上实习学员提供住宿。

合作进程:具有签订协议意向。

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色项目为:高校学子进园区、创新创业建平台:于2020年组织1次“高校学子进园区、创新创业建平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该活动属能源新材料与环境新工科实验班实践类课程。该课程包含企业导师创新创业辅导、园区企业游学、企业发布创新项目需求、学员展示创新创业成果、企业-学员创新创业项目对接等内容。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了解了创新型或创业阶段企业的运营模式,激发了创业激情;通过对部分企业的深入了解和学员成果的展示,为学员成果的孵化或中试搭建了平台。

六、创新创业实验班学生学习成效介绍

截止目前,第一期学员(2019-2020)主持完成大创项目15项,发表论文3篇(EI 1篇,核心2篇),获得实用新型授权3项,专利著作权5项,获得省级以上专业类竞赛获奖26项,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励11项(国家级3项)。

第二期学员(2020-2021)主持完成大创项目22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12项,校级3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和EI 各1篇,核心3篇。申请(授权)实用新型授权5项,专利著作权6项。获得校级以上专业类竞赛获奖56项,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励9项(国家级2项)。

代表性成果照片如下:

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0$@SQI$}]M@9D]EG915NK$1.png

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40R(Q4$LQEKF)P8EYUFU1@N.png

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5~Y)5H_~R}L4(BX9UJY[$WC.png

C:\Users\wangyi\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6449961\QQ\WinTemp\RichOle\@SYIXNV64E2W0[1)1~7RLV7.png


E:\日常办公\实验班结题材料\第十三组\第十三组\第四届 全国创新方法大赛 特等奖.JPG

scanner_20210915_163406

附件:

上一篇: “先进材料与增材制造”实验班

下一篇: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实验班